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5年8月16日至22日,我院组织部分思政课教师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开展了以“踏寻红色足迹·筑牢育人初心·践行育人使命”为主题实践研修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专题理论教学与实地参观见学深度融合,旨在引导教师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的伟大内涵,汲取奋进力量,并将其有效融入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理论教学环节,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愈研究员作了题为《长征精神及新长征启示》的专题报告。张馆长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史料积累,从“长征是‘五大’远征”的宏大视角切入,系统阐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蕴含的深厚内涵。他深刻剖析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等长征精神的核心要义,并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阐述了长征精神带来的深刻启示,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报告内容翔实、论述精辟,极具启发性和感染力,为教师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史教育课和理想信念课。

在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心安排下,研学团队沿着红军长征在黔的光辉足迹,先后赴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场所进行实地研学。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黑暗岁月中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对革命斗争的残酷性与艰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步入遵义会议会址,重温那段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伟大转折,教师们深刻体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巨大勇气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原则的极端重要性。登上险峻的娄山关,遥想当年红军鏖战告捷的壮烈场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在苟坝会议会址和四渡赤水纪念园,教师们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红军将士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所折服,对“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辉煌战史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理解。


此外,团队还参观了黔灵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走访了孔学堂,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有效路径。这一路的参观学习,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和精神洗礼,使教师们对贵州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有了切身体验,对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有了更为具象化的认知。
通过此次实践研学,教师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大家认为,这是一次追寻初心之旅、一次坚定信念之旅、一次汲取力量之旅。不仅深化了对长征历史及其伟大精神的理解,拓展了学术视野,更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教学案例和素材,激发了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灵感。本次实践研学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8月24日